陶缘瓷砖财务总监戈伟成认为,私抛厂已经到了“很危险的时刻”,不是说赚不到钱,而是赚的钱都成了砖坯放在仓库,现在库存爆仓,资金积压,因此资金链随时可能断裂,大部分厂家都只能硬撑着,估计很多牌子撑不到年底。
此外,抛光砖价格已经透明,对于没有附加值的私抛厂来说,价格操作空间相当小,利润不到3%,再加上量也上不去,现在只能给别人做一些加工。戈伟成在终端市场走访后发现,抛光砖已经受全抛釉影响,市场被分割,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在重庆、成都等地,抛光砖几乎没有需求。“现在新上线的企业已经没人敢做抛光砖了。”
戈伟成告诉记者,私抛厂大都是区域性品牌,在国内辐射面积上不占优势,只能在当地及周边具有些许优势,而令私抛厂雪上加霜的是由于油价上涨导致的物流成本的增加,更缩小了销售范围。他举例说明,一块价值20元的800*
原本存在于佛山的私抛厂有上1000家,而洗牌后能有多少家存活,戈伟成自己都很迷茫,那么私抛厂路在何方?当记者问及做品牌是否可行时,他摇了摇头,叹气道“做品牌谈何容易”,一来私抛厂的价格空间受制约,二来做品牌很难投入下去就有回报。
尽管不少业内资深人士建议私抛厂探讨新的营销模式,加强品牌营销管理,实现市场精耕细作,但这终究只是纸上谈兵,私抛厂路在何方,让人深思。(中国陶瓷家居网讯 首席记者 孟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