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陶家居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位置:首页 >> 热点头条

高端品牌个性化企业遇冷不觉寒 个别猛增长

出处:中国陶瓷家居网    发布日期:2012-11-29    作者: 楚才 谭见    责任编辑:谭见    浏览次数:   

    中国陶瓷家居网讯(记者 楚才 谭见报道)在即将过去的2012年,是很多陶瓷企业最黑暗的日子,大量企业被迫提前停产、部分企业关门撤店,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昨日中国陶瓷家居网报道了佛山很多陶瓷企业库存严重,至少需要5个月才能消化,引来了很多厂家和终端经销商的关注。时近年关,陶瓷企业的年会纷纷拉开帷幕,其中一个共同的话题就是分析陶瓷行业明年市场走势和今年哪些企业销售业绩稳定,作为明年决策运营的参考。记者近日在佛山走访大量企业了解到,在房地产调控致市场整体低迷的形势下,高端品牌和个性化比较明显的企业,在2012年销售都比较稳定,可以说是稳中有升;个别个性化比较明显的瓷砖企业甚至逆势大幅增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金丝玉玛两栋大楼并驾

 

    高端品牌销售稳中有升

 

“今年新中源的销售总体比较稳定,在高端产品如微晶石、全抛釉等和工程渠道销售上还有较大的增长。”新中源陶瓷广东营销中心副总经理胡海军向记者介绍:“作为瓷砖行业领导品牌,新中源明年一直在努力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力图实现行业产品的颠覆性创新。今年的V7和臻玉、臻木就是产品创新的代表”。蒙娜丽莎企业文化总监王力在和记者谈到2012年行业形势时说:“高端品牌今年形势都相当不错,像蒙娜丽莎今年的销售就有两位数的增长,这和品牌多年的积淀及市场推广是分不开的;蒙娜丽莎现在在终端市场的专卖店就有100多家”。记者在北京、郑州、成都等地采访时业发现,蒙娜丽莎的“三罗”全抛釉、仿玉石产品在当地市场很畅销,经销商的销售业绩都有较大幅度的攀升。



新中源召开绽晶微晶石“晶玺”系列新品发布会


作为微晶石高端品牌的代表,嘉俊陶瓷今年的销售也相当不错,嘉俊陶瓷董事长助理王常德告诉记者:“市场形势不好,对哪家企业都有影响,只是影响的大小不同而已,是否达到年初计划的增长目标,这也是影响。”王常德表示,嘉俊今年的皇室御品销售很不错,尽管价位较高,但作为高端微晶石的代名词,很受高端消费者的欢迎,总体来看,销售业绩还不错。


宏宇企业一直是行业关注的重点,该集团市场总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很低调:“宏宇集团被关注不是一两天了,我们还是做好自己的事,今年虽然行业大环境不好,但整个宏宇企业还是有增长,只是增长的幅度没那么大而已”。


总体来看,今年高端品牌中,宏宇、新中源、东鹏、嘉俊、博德、冠珠、诺贝尔、马可波罗、欧神诺等销售都稳中有升,并在作出进一步发展调整规划,向垄断方向推进。

 

    个性化优势企业逆势飘红

 

不可忽视的是,今年少数个性化比较明显的企业,在行业整体过冬的环境下,非但不觉寒冷,反而大幅增长,逆势飘红。作为抛晶砖的龙头企业,金丝玉玛在悄无声息中,位于佛山瓷海国际的总部展厅,由原来的一栋大楼变成三栋大楼,而且装修豪华,极富特色,非常吸人眼球。当记者问及该公司董事长章云树时,他低调的笑笑,说今年的日子还不错,欢迎去他那喝茶。


作为特色化比较明显的抛晶砖,金丝玉玛已经取得了市场的优势地位,在10月份,还新推出了新品牌----金玉名家,另一栋新展厅大楼很快就要开业,或许一个新品牌即将诞生。


特色仿古砖品牌大唐合盛,今年的日子可说非常滋润,前不久该公司设计总监刘小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唐合盛今年销售增长突破80%,在运用设计师渠道和帮助客户装修设计服务上做得非常成功。


荣高陶瓷作为专业仿古砖企业,今年的销售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今年我们在开拓市场上比较成功,特别是在地县级分销上进步相当明显。”荣高陶瓷董事长吴锦强对记者说。记者了解到,今年荣高陶瓷先后在南京、杭州、郑州、昆明、成都等地招商100多个,招商推广活动搞得非常成功,因此该公司今年销售额业有很大幅度的增长。


作为新锐高端陶瓷品牌,新濠陶瓷今年可以说很受行业关注,其产品定位中高档,非常有特色,如全抛釉、纳斯卡抛光砖。特别是纳斯卡抛光砖堪称抛光砖的新革命。由于品牌包装有特色,产品独树一帜,因此很快在市场全面铺开,销售大幅增长。新濠陶瓷营销总经理翁文平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已在全国布局300多个销售网点,2012年是新濠全面发展成长的一年


另外,个性化比较明显的企业如玛缇、简一、皇磁等销售都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业内资深经销商马可波罗韩社会、圣德保赵刚等分析,长期以来,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只注重走量,很少投资推广品牌和高端个性化产品的开发,是今年绝大多数企业生存艰难的必然结果。明年行业洗牌或许更加明显,不少无品牌影响力、无特色产品、无渠道优势的企业和商家将退出行业舞台。

 
上一篇:佛山陶瓷企业呈现销售老总辞职风潮
下一篇:市场寒冷 陶企主流产品遭遇低价抛售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