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家居网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很多企业的库存非常严重,部分企业的库存按现在的销售形势,可能至少需要5个月才能消化,这样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都是不能承受的。在佛山的周边,清远、肇庆、西樵、三水这些佛山陶瓷企业的生产基地,超过半数的生产线已经在11月关停,对外号称检修。
今年受大环境持续低迷的影响,本来一直没有开足生产线的陶瓷企业,产品库存继续加大,给企业资金链正常周转带来很大压力,目前包括广东佛山知名大企业在内的不少厂家已经开始停线检修。相比往年春节前20来天才开始停窑,整整提前了2个多月。惯常,年底陶瓷企业都会提早20天到1个月停窑进行检修。在这个过程中,会对窑炉进行适当的改造调试,并且更换断裂的辊棒。据某大众媒体报道,年初的新润成就只开了80%的产能。但时值年底,目前,新润成21个窑炉,11月停了15个,剩下在西樵大岸村的6个窑炉维持生产。而新明珠的一个基地,在11月份也已停了部分生产线。
“石湾两家知名品牌在佛山的生产线本月初已经停产一家,还有一家听其生产负责人说11月底已经停产。”从事多年陶瓷企业色釉料供应的老板阿华(化名)向记者表示:“目前很多合作的大陶瓷企业已经停止要货,12月初就开始大规模停窑,初步估计,佛山主要陶瓷企业停窑已超过一半以上”。
卫浴企业也不例外,日前一浙江卫浴企业的老总
据相关协会统计,今年大面积提前停窑与全国陶瓷产能过剩密切相关。今年全国的陶瓷产量为110亿平方米,实际需求量为80亿平方米,其中国内需求量为70亿平方米,国外需求量为10亿平方米。这多出的未得到市场消化的30亿平方米,是提前停窑的根本原因。
中国建材市场协会秘书长苏纶分析,产能过剩令许多小陶企面临倒闭的风险,主要原因是,佛山及华东的知名品牌产品市场定位都是国内一二线城市,乡镇一级市场都是中小企业为主。但今年大环境极度冷淡,销售大幅下滑,这些品牌陶瓷卫浴企业将销售网点延伸至乡镇,使得中小企业销售受到挤压。
“广大的农村市场,也迎来了大牌企业。中小陶企原本都是打价格战,现在大牌企业也针对农村市场开发出了许多产品,中小陶企只能重新调整产品结构了。”佛山陶瓷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许多中小陶企无力消化库存,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停窑减产。一般小企业今年根本扛不住,郑州很多代理小品牌的经销商今年都亏本,明年将更差,这次是大洗牌。”郑州最大经销商韩社会说。
记者点评:
年底停产本来是很正常的事,但不同的是,今年的停窑来得太早,以前即使在春节,很多企业也不停产,保证来年正常销售供货。而且这次的大停窑,有一些企业可能就此一停不开,很难再开得起来,因此倍受行业人士关注。加上当前的形势没有好转迹象,而产品的更新在不断加快,全抛釉、微晶石在喷墨技术的催化下,越做越好,价格不断下调,这将对停产而短期开不起来的企业构成严重挑战,很多企业可能被边缘化、逐步退出行业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