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别涛透露,环保部领导对地方环保检查执法有两个明确态度:一是坚决反对部分地方平时不作为,由于疏于监管,使违法企业长期存在,污染环境;二是坚决反对部分地方检查时滥作为,即平时不作为,到环保督察检查巡查之时,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片面处理发展与环保关系,这是严重的不负责任,也是滥作为。
“从法律上看,环境监管执法应该有三个原则:第一对违法企业应该坚持零容忍,严格执法,公平执法;第二对环保守法企业,应该公正对待,依法保护合法经营权;第三是对违法企业,从依法行政的角度,也要遵守法律规定的条件、程序,分类管理、合理引导、依法合理行政。”别涛说。
截止至8月11日,已陆续有7个督查小组分别入驻各大省市,督查时间已经确定,督查时间为期1个月。
而第四批组建的8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也于8月11日陆续进驻浙江、山东、吉林、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含兵团)8个省市开展督察工作,加上之前已经派出的三批次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最终将覆盖全国32个省市!
随着第四批环保督查的陆续进驻,便频频有爆出一大批生产企业被督查组点名批评,有些甚至被直接关停。截至目前环境信访举报3090件,交办地方2361件,各地已办结146件;累计责令整改367家,立案处罚81家,对党政领导干部约谈62人,问责62人。
据消息称,山东、河北、天津关闭了623家,搬迁265家、断电4263家。而且按照计划,所有其他“三无”企业十月将全部关闭。河南关闭了407家、搬迁140 家、签订搬迁协议54家、断电1336家。“按照计划,2577家‘三无’企业下月将全部关闭。”产能进一步收缩,为暴涨又提供了各种利好基础!
随着环保力度的不断增强,各地频频传来去产能和环保整改“捷报”!近些年产能过剩、制造业“疲软”、物价高涨、重污染天气频发,企业纷纷“外逃”,因去产能、环保整改,大批印刷企业限产、关停!由此引发的失业潮正在逐渐席卷每个城市!近日,相关部门断水断电粗暴强制关停,将导致数百万人失业。
有行业同仁表示:还没从延迟退休的打击中缓过神来,又来一波失业潮!开放二胎不敢生,限制房价买不起,赚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哪里有不公平,哪里就有反抗,盲目的一刀切只会适得其反。毋庸置疑,针对部分地区政府短期内“一刀切”的环保管控方式,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质疑。
2017年是“大气十条”第一阶段实施的最后一年。更为不利的是,今年还是中国的峰会大年, 3月份开“两会”,5月份开“一带一路”峰会,9月份的金砖国家峰会,以及近几年约定俗成的第四季度雾霾大会。如此看来,对家具、涂料等行业来说,2017绝非等闲之年。
四川、山东已经扛不住,发文禁止一刀切环保督查。日前,成都市委办公厅、成都市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扎实做好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的紧急通知》,要求对涉及污染的企业要分类处理,决不能简单一关了之。文中注重提出了三个“决不允许”;决不允许借环保督察名义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和群众正常生活;决不允许通过“发通知、打招呼”等临时性关停方式应付环保督察;决不允许搞形式主义、命令主义敷衍环保督察。
8月15日,淄博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关对全市“散乱污”企业要分类施治、联合验收、强化监管于做好“散乱污”企业环境综合整治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对全市“散乱污”企业要分类施治、联合验收、强化监管,决不能简单采用“一刀切”式停产治理措施。
此次,山东、四川紧急发文叫停一刀切的环保做法,给其他省份做了表率,其他省份特别是广东、福建、浙江,能否紧随其后?
卫浴行业资深人士表示,环保整治有必要,也是大势所趋,有利于卫浴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在整治过程中,能不能停止使用“一刀切”的整治方式,“一刀切”使很多卫浴企业无所适从。卫浴行业高能耗、高污染的高帽子摘掉,还需要实施差异化政策措施,细化环保监管制度,方可长治久安。一刀切的在中国历史上已经产生过很多灾难,能不能引起相关部门的反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