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22日),尹虹博士在他本周的述评中,再此提及瓷砖产量数据一事,而且上升到抗击疫情的高度,让我不得不重视起来。是否回应?真是困扰一时!但是,我想尹博士做为行业公知,他的格局肯定比我等要大得多,对于学术讨论肯定不会在意争论,因此“冒死直陈”;同时事关中陶家居网、卫浴头条网的公信力,事关中国建材流通协会的名誉,不能不郑重其事。
其实,作为数据本身,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和中国建材流通协会、中国建材联合会的渠道,在去年下半年的时候,我曾当面告知尹博士,我们之所以不公开说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是协会有约定,根据相关法律,民间没有发布国家数据的权利,因此只能以新闻采访的形式做一些报道。事实上,前几年,尹虹博士和某国家陶瓷协会也多次发布这样的行业数据,来源完全一样,都是国家统计局的国家数据,而且尹博士本人和该协会领导在行业大小活动和企业活动多次演讲中都在引用,没有怀疑数据的真实性,而且一些协会领导还引为权威、经典。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相关渠道把行业数据优先给予中国建材流通协会陶瓷卫浴经销商委员会(笔者本人为法定责任人)官网---中陶家居网时,数据就变得“匪夷所思”了!不由得不令人浮想联翩。
就瓷砖产量本身而言,个人认为,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是没有多大问题的,故意造假的嫌疑估计也不会。就拿2019年的广东瓷砖产量来说,中陶家居网报道的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是下降5.88%,而广东建材协会发布的数据是下降5.9%(来源于广东工信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基本数据是相符合的。而2019年山东的瓷砖产量增长35.19%,一开始笔者也很吃惊;但经过仔细考证,并致电多家山东主流瓷砖企业,也就释然了。因为山东主产区淄博2017、2018两年大力环保,造成企业产量急剧下降,瓷砖产量在2018年下滑到不足2亿㎡;事实上,2017、2018两年,淄博陶企就没有好好开工生产过,使产量的绝对数量大幅下降。2019年,淄博的陶瓷企业逐步恢复之中,通过自主生产、贴牌,生产经营出现新的生机,在绝对值很低的情况下,产量增长35.19%,总产量也就只有2.6亿㎡左右,也不足为怪!临沂也在重复淄博同样的动作。其它产区如广西、重庆的增长在情理之中。
那么官方数据和民间印象的反差很大的关键在哪里?
个人认为,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重复统计问题,陶瓷行业主流企业大量贴牌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那么势必造成生产企业统计一次产量,贴牌的主流企业在上报统计报表时,产量、销量肯定不能略去,这样就造成较大的重复统计。其二是去年新的税制改革后,对发票的管理越来越严格,绝大多数企业原来还能打点埋伏,现在不行了,这种情况在陶瓷行业是公开的秘密,凡是搞过生产经营的老板老总都“你懂的”!这样必定会在上报政府相关部门的财务报表、统计报表中,“业绩”会大幅增长;毋庸置疑,这也是产量增长的重要原因。其三,一些部门经常的“雷人”,造成了信任度的缺失,让民间对只要是政府发布的东西,或多或少都存怀疑态度。
说句客观的话,自媒体时代,各种信息、谣言漫天飞,在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上,我还是愿意相信政府部门的权威发布,因为不管怎样,很多小道消息更让人觉得不靠谱。瓷砖产量也是一样,因为至少没有一个人、或者一个民间单位对全国的瓷砖产量敢说了解、统计得那么精准,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毕竟是企业自己一层一层上报上去的,就是有点水分,我相信大的方向还是靠谱的,值得参考。
中陶家居网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就一直坚持市场调研,近3年来,随着卫浴头条网、中国建材流通协会陶瓷卫浴经销商委员会的成功运营,开始致力打通产业链数据,包括产量、市场需求量、品类信息、产品趋势、渠道变化、经销商生存状态等,助推陶瓷卫浴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行业转型升级。我们虽然能力有限,但我们始终保持吃行业饭,就要精准服务企业,引领行业发展的初心。我们发布数据并未为了博取眼球,而是在行业转型升级期,为广大企业提供一个决策的参考。
我们发布瓷砖数字如此,为了岩板的健康发展,我们发布石材数据也是同样的初心;卫浴数据我们将从卫生陶瓷不断丰富到卫浴全品类。只是真心地希望,我们可以猛烈地学术争论,百家争鸣;但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如能如此,实是行业之福、媒体之福、企业之福也!
以上为与尹博士商榷,并无不恭,纯为学术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