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月份市场停滞,零售市场继续下滑
郑州的主流建材市场有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欧凯龙、凤凰城和五洲陶瓷城等。其中,五洲陶瓷城是当地的传统陶瓷卖场,佛山的主流陶瓷品牌基本都在这里占有一席之地。中陶家居网记者在五洲陶瓷城采访了兴辉瓷砖、惠达瓷砖和大将军陶瓷的经销商。经销商普遍反映,今年市场形势十分艰难。去年疫情之后市场有一个爆发期,而今年上半年市场形势相对还可以,进入7月以后市场急剧下滑。7、8月份,市场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进入9月,才重新开始复工。
市场形势严峻直接影响的就是零售渠道的下滑。整个郑州市场,零售盈利的不多,基本处于勉强维持或略亏的状态。传统模式不好做,引流不好引,要自己找客户,你不动就没人。水灾加疫情的双重影响,导致客户消费信心不足,消费考虑周期长,一般要两三个月才会下决定,最爽快的客户也要跟至少半个月才会产生购买行为。
市场艰难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关店潮的加剧。一些中小品牌甚至个别大品牌已经支撑不下去了,尤其是在这个夏天,关店散伙、股东分钱的事时有发生,经销商对此已是习以为常。
工程渠道大有可为,付款周期较往年更长
在郑州市场,瓷砖零售下滑,整装利润空间越来越低,工程渠道对经销商来说至关重要。
当前,郑州的房地产仍然以毛坯为主,精装房约占20%-30%。由于精装房本身的质量不高,在郑州推行得并不顺利,消费者不买账,维权事件频出,政府便不再强制执行精装房政策,加上如今的房地产形势低迷,房企更加不敢轻易尝试精装房。在郑州,一个楼盘里最多能有一两栋是精装。
近年来,郑州的发展框架拉得很大,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学校、医院、公共建筑等市政工程项目也较多,为瓷砖经销商提供了可为的空间。
兴辉瓷砖郑州经销商陈宇飞介绍,兴辉在郑州主要走工程渠道,占比达80%,其次是城市分销,零售为辅。“郑州城市发展快,瓷砖市场空间是有的,量有,需求也有,但供货周期拉长了,影响了资金周转。”她介绍,现在三分之二以上都是走工程渠道,再加上厂家集采和整装渠道的冲击,零售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能占10%都不错了。在“城市分销”渠道上,陈宇飞介绍说,兴辉与传统分销渠道不同,兴辉将城市的设计师当做分销商来进行服务,与设计师保持长久的、良性的合作关系,以此带动品牌健康发展。
惠达瓷砖在河南省有70多家店面,在郑州有9家店。惠达瓷砖华中运营中心总经理靳保江介绍,惠达在郑州主要走工程和批发渠道,占比均在40%左右,另外零售和整装分别占比10%左右。他坦言,市场形势很差,经销商靠零售盈利很难,不走渠道很难生存。“如今做瓷砖,靠的就是资源和渠道。后期做瓷砖,团队弱的、资金实力不够的或老板资源不够的,不建议碰瓷砖。”
大将军陶瓷郑州营销中心总经理蔡新武介绍,大将军也是以工程为主,其次是经销商分销,零售和家装份额较少。其中,工程和经销商分销的份额占到80%。他介绍,经销商做工程主要靠的是自己在当地的人脉,郑州本地的开发商很多,工程的量不小,但收款难是一个问题。
总的来说,工程渠道在郑州是最重要的渠道,收款难是事实,但不做又不行。众所周知,工程渠道的利润较低,但当地经销商透露,如今整装渠道的利润已经降到与工程相当,只是整装公司付款更快,但工程的量无疑会更多。只是今年由于疫情和水灾的影响,工程渠道付款的周期比往年更长。这也是瓷砖经销商普遍面临的一大痛点。
750X1500mm是主流,暖灰色产品受欢迎
在郑州,工程渠道的产品逐步走向高端。兴辉瓷砖郑州经销商陈宇飞介绍,郑州的工程项目使用的砖已不再局限于800X800mm,而是逐步开始使用600X1200mm、750X1500mm的高端产品。高端产品在工程渠道的量不容小觑。
家庭装修方面,600X1200mm的产品是起步,750X1500mm的产品是主流。600X1200mm和750X1500mm的产品逐渐替代800X800mm的产品,成为家庭装修的首选。从800X800mm,到600X1200mm,再到750X1500mm、900X1800mm,普通抛釉砖被大规格产品逐步替代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尤其是大平层, 750X1500mm和900X1800mm的产品最受青睐。
仿古砖作为小众产品,其防滑、不反光的优点使其保持着一定的市场份额,主要用于会所、酒店、楼盘连廊、家庭阳台,也有部分钟爱仿古砖的消费者选择在客厅铺仿古砖。当地经销商提到,仿古砖里的“微水泥砖”在今年开始流行起来,受到设计师们的喜爱。抛光砖现在已基本淘汰,只有部分学校和办公楼还在用。河南当地已经鲜有生产抛光砖的厂家,都在转抛釉生产线。
装修风格方面,现代简约风、现代轻奢风、日式小清新(原木风)和新中式风格在郑州较为流行。当地经销商介绍,河南人最喜欢现代风,也有一些年轻人喜欢自己混搭。设计师则喜欢归本主义的风格,回归产品本质,干干净净的搭配显得温婉、大气。产品方面,消费者购买瓷砖以灰白色系为主,尤其是暖灰色调的产品较受欢迎。
岩板终端遇冷,销售占比极低
岩板作为这几年的明星产品,相比佛山这边的火热来说,在终端的表现可谓十分冷淡。本次采访的经销商都反映,岩板的销售占比极低。
兴辉瓷砖郑州经销商陈宇飞从去年底开始代理兴辉。今年兴辉瓷砖在河南省落地三个重点项目,其中在中海玖园全部公共区域采用岩板,成为郑州第一家做全岩板的项目。尽管如此,陈宇飞表示,岩板想成为主流很难。如今,在郑州市场,岩板的价格普遍腰斩,留给经销商的利润较低。尽管岩板的价格比石材低一些,但在加工工艺、整体效果方面仍然比不上石材。而在佛山厂家,大量瓷砖企业,甚至卫浴、家具、整装企业都跨界做起了岩板,岩板产能已经过剩,大家开始打“价格战”,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终端客户对岩板的反应不够强烈,了解的不多,认知度也不高。”惠达瓷砖华中运营中心总经理靳保江表示,经销商对岩板的投入力度大,郑州当地的主流瓷砖品牌都有卖岩板,但卖得好的基本没有。他认为,岩板价格高企、客户认知度不高、后续加工配套能力跟不上都是造成岩板遇冷的原因。岩板作为瓷砖的一个衍生品,属于吃力不讨好的一个产品,经销商对此也十分无奈。
大将军陶瓷郑州营销中心总经理蔡新武介绍,岩板在郑州主要还是用在背景墙,不像南方上墙下地,销售渠道主要靠零售。他认为,终端销售岩板最大的困难还是不易加工,安装成本高,还有展厅的展示问题,有些小的店面根本展示不了。在他看来,岩板加工问题解决了、成本降下来了,才有市场份额可言,随便一个背景墙下来就要五六千元,这已经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记者手记】
郑州做得较好的瓷砖品牌有马可波罗、东鹏、冠珠、新中源、诺贝尔和惠达。其中,马可波罗和东鹏在零售渠道做得不错,冠珠、新中源、惠达和东鹏在工程方面较为强势,马可波罗、诺贝尔在家装方面有一定优势。另外,兴辉作为郑州陶瓷市场的新锐力量,在今年发展得很快。再难的市场,也有能把生意做好的人。在郑州陶瓷市场,仍然有部分品牌能够在今年这么艰难的环境下实现逆势上扬,这既离不开厂家的支持,也与经销商自身的努力和魄力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