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然气、原材料价格大幅涨价,成本上涨引发企业涨价潮
2021年春节之后,国内煤炭价格在400-500元/吨间,随后两三个月内煤价快速上涨。5月,煤价含税价已在900元以上/吨,部分地区煤价已经超过一千元。与此同时,LNG天然气价格也开启了直线上升模式,最高峰时部分地区气价高达5.98元/m³。今年以来建筑陶瓷所需要的化工材料价格从上半年开始一直上涨,上涨幅度大概在15%-20%之间。
在巨大的成本压力下,自5月起,全国范围内各大陶瓷产区掀起多轮涨价潮。首先涨价的主要是400×400mm、600×600mm、800×800mm等规格的产品,上涨的价格从0.1-1元/片不等。到了6月份,涨价潮进一步扩大,涨价产品也从瓷砖蔓延到了岩板产品,新增一批陶瓷厂家在6月进行涨价。
进入8月,陶瓷行业涨价潮再一步扩大,主要涉及瓷片、中板、厚砖等产品,涨价幅度为0.1-0.8元/片。9月,新一轮涨价潮来袭,涨价幅度0.2-0.6元/片不等。10月前后,全国大批陶企再次迎来产品价格上调,东鹏、蒙娜丽莎、升华、能强、中岩、大将军等接连发布“涨价通知”,大砖、岩板产品价格上调。进入11月,瓷砖生产成本上涨势头仍在持续。广东、山东、四川等多产区企业再度集中涨价。
3、能耗双控致全国陶瓷产区大面积限电、限产、停产
在国家正在提出实施“炭达峰”、“碳中和”大政策环境背景下,中央和各省份都在积极部署落实对能耗总量和强度的“双控”工作,陶瓷行业作为能源、资源消耗型产业,首当其冲,会被严格控制“用电量”和“碳排放”,国内许多地区都通过停减产、限电等手段确保完成“双控”指标,这对2021年的陶瓷行业造成较大冲击。
国内陶瓷行业重要产区之一的广东产区,自5月中旬起就已经在17个地级市启动有序用电,企业要在今年5月至12月执行“开六停一”至“开五停二”“开四停三”“开三停四”“开三停三”有序用电计划。到了9月“限电”进一步加严,清远产区有29条生产线被要求执行停限产。限电政策逼停了云浮、四会及清远等主要产区60%以上的生产线。
8月初,广西藤县就有不少陶瓷生产及相关配套企业收到了停限产通知。9月14日,蒙娜丽莎发布公告称,由于电力供应紧张,被迫临时停产6条生产线。此外,在江西,由于限电,再加上集中供气气价大涨等诸多压力下导致该产区近五分之一的生产线处于停窑状态。湖南、云南等地也因限电等各种综合原因,导致生产线大面积停窑检修。多数企业选择在12月初停产,北方多数企业在11月已经陆续停产。
4、房企巨头接连“暴雷”,严重冲击陶瓷企业正常经营
陶瓷行业与房地产行业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今年以来,恒大、融创、华夏幸福、泰禾等房企巨头接连“暴雷”,230多家房企破产,严重冲击陶瓷企业正常经营。最明显的是恒大“暴雷”,至少有两家陶企与恒大往来达到50亿元的数量级。陶瓷卫浴7家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显示应收款共计超过110亿元,这其中大部分都是房企所欠。如此数目巨大的房企欠款,对相关陶瓷企业的正常经营必然造成较大影响。
受房地产市场影响,加上能耗双控、限电限产等政策影响,陶瓷行业的下半年发展形势急转直下,终端经销商也普遍反映下半年市场陷入低迷。过去陶瓷企业积极拥抱房地产企业、快速扩张工程渠道的发展方向或许需要重新思考,行业需要重新评估房企风险,谨慎布局工程渠道。
5、岩板发展遭遇渠道瓶颈,库存高企业停产严重
2021年7月-12月,中国陶瓷家居网陶瓷行业市场大数据调研组深入洛阳、郑州、武汉、长沙、杭州、湖州、金华、南昌等城市,了解瓷砖、岩板在终端市场的销售情况,发现岩板自2020年初在佛山“爆发”以来,2年过去了,在终端销售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岩板整体销量仍然很低,还没有普及。
对于传统瓷砖经销商来说,卖岩板主要面临两大问题:第一,没有自己的加工厂,缺乏专业的加工设备与加工团队;第二,没有专业的铺贴团队,岩板本身不贵,但是服务成本高,很多经销商不愿意承担岩板搬运、加工、铺贴风险,卖岩板的意愿不高。对于石材商来说,他们可以把岩板当石材卖,不过销量有限,对于他们来说,岩板只是能取代部分石材,并不能大面积替代。调研团队还发现,目前岩板应用于家居面板在市场上普及率不高,卫浴类用岩板的普及率也不高。岩板想要实现大面积销售,还是要应用于墙面、地面铺贴。
终端销售不畅,而在生产端,截至今年上半年,岩板生产线依然“蜂拥而上”,逾百条岩板线已点火投产,导致岩板产品大量积压,部分岩板生产企业库存高企,有企业选择关停部分岩板线,暂时搁置相关扩展计划。下半年以来,岩板投产回归理性,但此前由于盲目扩张导致岩板价格混乱的现状依然困扰行业发展。
6、《陶瓷岩板加工规范》标准通过验收,岩板流通有章可循。
2021年10月25日,中国建材与家居专业标准《陶瓷岩板加工规范》在北京通过验收。《陶瓷岩板加工规范》标准由中国建材流通协会陶瓷卫浴经销商委员会组织,并由广东新一派建材有限公司牵头起草,广东顺辉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肇庆市将军陶瓷有限公司、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新岩素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方向陶瓷有限公司、广东宏宇集团、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领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岩板制造企业,佛山市南海区永陶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佛山市永盛达机械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盈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等岩板加工装备制造企业,以及佛山市猎人家居建材有限公司、佛山市雅素丽艺术建材有限公司、佛山市德成汇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晟冠建材有限公司等岩板加工企业参与起草。该标准将作为《陶瓷岩板产品规范》(2020年12月正式发布)的连续性标准,专门规范陶瓷岩板的加工细则,对指导市场流通和消费者使用有重要意义。
7、建陶巨头继续投资扩张,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021年,建陶巨头继续投资扩张。1月2日,白兔瓷砖湖南旭日生产基地奠基,计划在现有基础上追加投入10亿元,新增4条生产线,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4500万㎡/年,年产值12亿元。
1月3日,蒙娜丽莎集团发布公告,收购江西普京陶瓷子公司至美善德 59%的股权,后续增资至 70%的股权。普京陶瓷9 条生产线产能达4000 万㎡。
1月6日,东鹏控股发布公告,拟50.8亿元投资建设江西丰城智能陶瓷家居产业园项目,包括9条智能岩板生产线和年产260万件智能整装卫浴等项目。
1月11日,大角鹿召开发布会,宣布收购广东建兴陶瓷厂,并将继续投资扩产。
2月3日,广东宏宇集团与广西藤县政府签署协议,计划拿地2600亩,投资20亿元建12条生产线,达产后瓷砖产量约1.32亿㎡以上。
2月23日,帝欧家居发布公告,拟发债15亿元,建5条瓷砖生产线,瓷砖产能将新增4111万㎡。3月9日,欧神诺5000 万元入股山西汇子。山西汇子计划未来3年新增5条瓷砖生产线,预计新增产能 5500 万㎡/年。
6月19日,唯美江西生产基地3mm岩板生产线M5# 窑炉点火。
9月10日,新明珠集团签约重庆市永川区,打造“西南绿色智能生产基地”。
随着建陶巨头继续扩张,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8、陶瓷头部企业相继走上上市之路开启资本运营模式
2021年,越来越多的陶瓷企业走上上市之路。早在今年1月召开的年会上,大角鹿就已宣布拟在5年内上市。7月4日,箭牌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预披露招股说明书,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7月23日,广东马可波罗陶瓷有限公司变更为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9月12日,马可波罗启动上市。8月8日,新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9月8日起,新明珠集团公司名称由“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变更为“新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月30日,新明珠正式启动IPO上市辅导。10月11日,顺成陶瓷集团举行IPO启动会。12月23日,金丝玉玛年会公开宣布启动上市。上市似乎已成为陶企做大做强、跻身行业龙头地位的最佳选择。
9、疫情反复,多地展会、行业活动被迫取消
2021年,疫情反复,多地展会、行业活动被迫取消或延期,或改为线上举办。原定2021年6月3-7日举办的佛山潭洲陶瓷展延期到2021年7月20-24日举办;原定于2021年11月8-11日举行的第37届佛山陶博会延期至2022年4月18-21日举办,2021第八届佛山陶博会经销服务商大会同步推迟;2021摩登上海时尚家居展延期至2021年12月28日-31日举办;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上海)延期至2021年12月19-22日举办;上海国际智能家居展览会延期至2022年8月31日至9月2日;当代家居潮流观念展延期到2022年3月(广州/上海)或9月(上海);2021中国国际厨卫家居博览会(上海)延期举办,时间待定;第48届中国家博会(上海)改为12月11-14日线上举办。
受疫情影响,2020年博洛尼亚陶瓷展延期至今年9月27日—10月1日举办。今年展会首次推出线上展。观众能够通过多媒体参展商目录和搜索关键词,在线探索相应企业的展厅情况,并与参展商进行连线会议。
另外,2021中国建材与家居行业科技奖与专利奖颁奖暨协会30周年庆典也改为12月27日线上举办。
10、多地陶业整顿,山东发文做优做强淄博、临沂陶瓷产区
今年以来,在双碳、双控背景下,多地的环保整治政策在进一步收紧,广东清远、云浮、江西高安、四川夹江等多个产区遭受停产整顿,产能大幅缩减。步入秋冬采暖季,四川、河北等地多产区就因为重污染天气,发布了"停工令",有超200家陶企紧急停限产,复产时间暂未确定。
而山东省则发文做优做强淄博、临沂两大陶瓷产区。11月26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山东省建材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针对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提出四个重点发展方向:一、做优做强两大基地,即淄博和临沂建陶生产基地;二、加强区域品牌建设,重塑淄博建筑陶瓷品牌;三、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四、发展新型陶瓷和功能陶瓷。“十四五”期间,山东省对陶瓷行业发展规划的主旋律仍是“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或将给山东淄博、临沂建陶业带来新机遇。